發佈日期: 發佈留言

節氣養生/白露 抵禦寒冬的關鍵 《2020-09-07》

最近感受到夜晚的涼意了嗎?見到「白露」,就代表秋天來了。農民曆的節氣以白露(國曆9月7~9日左右)做為典型的秋天氣候:氣溫下降速度快,夜間的冷涼讓水氣凝結成晶瑩剔透的白色露珠,故稱白露。

台灣的秋天雖然短暫,但在養生的角度看來,卻是非常關鍵的季節,要儲存抵禦寒冬的能量,從秋天就要開始保養。

不同於春的雨水與夏的濕氣,秋季燥邪當令,容易耗氣傷陰,使人疲憊、四肢乏力。秋燥最易傷肺,也就是呼吸系統,因此一到秋天,特別容易口乾舌燥、口角發炎、鼻子乾癢出血、喉嚨痛、皮膚乾裂、咳嗽、過敏及氣喘發作;此外,由於肺和消化系統互為表裡,有些人到了秋天也比較容易出現便秘症狀。

其實,只要記住5個飲食小秘訣,就能預防秋季燥邪傷害。

(1)補充水分:

經過一夜的睡眠,身體處於缺水狀態,建議起床先喝杯溫開水,讓消化系統甦醒,腸子開始蠕動就會想上廁所。且喝水也有訣竅,要一次一小口喝,少量多次,身體才能有效吸收利用。

(2)喝桑菊茶、蜂蜜水:

桑菊茶可以抗感冒、潤肺止咳,做法也很簡單,只要將各20克的菊花及桑葉,加入15克的綠茶,放入水中煮開,去渣後即可飲用。另一個潤燥祕方則是喝蜂蜜水,蜂蜜可潤腸、滋潤肌膚,因此,喝蜂蜜水不但能補水,還能解決許多秋燥症狀並抗老化。不過要特別注意,1歲以下的嬰兒應避免食用蜂蜜。

(3)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:

銀耳、百合、杏仁、麥門冬、甘蔗、芝麻、蓮藕、豆漿,都是能滋陰潤燥的食物,秋天不妨多吃。水分多的水果如柑橘、金桔、葡萄、蘋果也可滋潤生津。若是容易消化不良的人,建議吃帶有膠質或質地黏稠的食物,例如海帶、山藥、秋葵及菇類,不但能保護腸胃,也能滋潤身體。(詳見下方「潤燥生津食譜」)

(4)早晨吃粥:

粥,是中醫師認為滋潤度極佳的秋季養生秘方。吃粥可助消化、健脾胃,尤其脾胃虛、消化差的人,不妨早晨來一碗溫熱的蓮子粥、杏仁粥、糙米粥等,都是不錯的養生早餐。

(5)少吃生菜、瓜果及辛辣食物:

由於秋天陽氣漸收,陰氣慢慢增加,中醫師建議少吃生菜沙拉等涼性食物,尤其要避免西瓜、香瓜等瓜果類,否則易傷脾胃陽氣,且要少吃辛辣食物,以免加重體內的燥熱。

潤燥生津食譜

(1)雙銀百合湯

。材料:銀耳100克、銀杏15粒、百合30克、紅棗20顆、冰糖適量

。做法:銀耳先煮片刻,再放入銀杏、百合、紅棗,煮沸後加入冰糖,改用小火燒燉即成。

。功效:養陰潤肺

(2)川貝冰糖梨

。材料:梨子1顆、川貝粉6克、冰糖10克

。做法:梨子去核,將川貝粉、冰糖放入梨中,蒸熟後即可食用,早晚各一次。

。功效:潤燥生津,可防治咽喉乾痛、聲音嘶啞、鼻腔乾燥、口唇乾裂等。

食譜提供: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申一中
編按:此文為2015年發表,文中人、事、物背景或已有調整、變動,造成不便還請見諒。
文章出處: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70581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